为什么宝马漏机油还那么受欢迎_宝马漏机油为什么还那么多人买
今天,我将与大家共同探讨为什么宝马漏机油还那么受欢迎的今日更新,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1.Ϊʲô????©???ͻ???ô?ܻ?ӭ
2.奥迪烧机油和宝马漏油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
Ϊʲô????©???ͻ???ô?ܻ?ӭ
都说来自巴伐利亚的宝马,总是带着一股浓郁的德味儿。有些人说这是操控的味道,有些人说这是品质的味道,还有些人淡淡地说,那是醇厚的机油的味道。“人生总是绕不开一台宝马3系,宝马也总是绕不开漏机油”“宝马不漏?那可能是台假宝马!”。纵然网上流传着各种宝马漏油的段子,调侃之余,也能看出宝马车主的无奈和心酸。
宝马漏了这么多年,厂家好像并没有什么进步,很多车主也像习以为常了一样,加了漏漏了加。
车主投诉“冷却液哗啦呼啦的漏”
不过车主之家近日收到的一个投诉,让笔者感觉宝马似乎已经不满足于漏机油这个“传统艺能”了。
近日,来自贵州的车主张女士,在车主之家投诉频道发起投诉。根据投诉内容描述,张女士在4月30日购买的宝马全新2020款320Li?M运动套装版车型,在7月25日出现冷却液泄露故障。车载电脑报警,提示“冷却液减少,请尽快加注冷却液。有损坏发动机的危险。”
冷却液这东西,可能很多车主在维修保养的时候都听维修小哥说过“哥,您这冷却液有点少了,给您加点吧”类似的话语。但其实,冷却液并不是什么消耗品,在正常用车环境下,视冷却液品质一般2-4年甚至更长时间才会需要更换。
而张女士刚提不久的新车就出现冷却液减少报警,显示是遇到了不小的问题。车主之家随即与张女士取得了联系。
根据张女士描述和提供的资料可以看出,7月25日出现故障当日,车辆处在静止状态并没有驾驶。而冷却液在没有任何外力及碰撞的情况下,不停地从底盘流出,以这个速度显然没多久就会漏光,最终张女士只得拨打救援将车辆拖至4S店售后维修。
当地宝马4S店售后判断为热管理模块故障,给出的处理方案是免费更换零件及维修。但据说此零部件只能从德国进口,这也导致了经过了近20天的维修,到8月15日,张女士才重新拿到爱车。而这期间,经销商也并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维修时间超过5日,提供备用代步车。因此对用户来说整个维修的成本是巨大的。
并非个例!大批车主接连中招!
虽说宝马“漏漏漏”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这次,作为一款目前非常有热度,销量也不错的车型,宝马新一代3系(G20/G28)又出现漏冷却液问题,并且还发生在刚提车几个月内,这种连几万块钱车都不会犯的“低级问题”出现在宝马身上,实在让人不解。
笔者随后在搜索引擎检索宝马漏液相关问题,发现内容时间跨度甚至延伸至2017年,而仅针对新款3系的漏液问题内容,在几个论坛上就有非常之多的帖子进行反馈。
论坛上多位新3系车主反映新车漏冷却液故障,且都是提车几个月或几千公里内发生故障。从帖子内容中可以看出,出现漏液的车主应该都是遭遇了热管理模块故障。
由于发帖及回帖反映漏液情况的车主众多,笔者只挑选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内容截图汇总。
从这位车主的回复可以看出,已经有漏液问题相关群的建立,显然新3系漏液已经是一次集体性事件。
另外有车主回帖表示,代号F30/F35的上一代3系似乎就有类似问题,没想到新3系也会漏。这也印证了之前搜索出现的2017年车主的反馈。
进一步搜索后,确实发现早在2017年,就有很多老款3系车主反映存在冷却液缺失问题,并且也有出现在新车仅几千公里漏液的情况。
从其中一篇帖子可以看出,这位车主是在新车仅4000公里里程下,发现冷却液几乎漏光的问题。可怕的是,电脑当时并没有报警,如果这样开下去,没有冷却液发动机会很快因无法散热而烧毁。
而正如这位车主的调侃,每代宝马好像都要漏点什么才像真宝马......
宝马上演“老树又开新花”?
上一代3系是爆水管漏冷却液,这次宝马又玩儿砸了什么?
根据官方资料,新3系搭载的是最新款代号为B48TU的四缸发动机,B48TU相对于老款3系上的B48B20发动机在冷却循环系统、缸盖设计等方面有较大变化升级。其中针对冷却循环系统的优化,使得温控更精确,优化油耗排放,保证快速热车。
而本次漏液事件涉及到的热管理模块,作用就是为了实现更复杂的多通路开闭与冷却液流量控制。如此重要的部件,本该发挥技术进步的作用,但若出现设计或质量缺陷,那么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迟迟没有解决的漏机油等问题已经成了宝马标配的“传统艺能”,这次新3系又上演漏冷却液的戏码,难道真想让宝马车主以后都变成“漏马”车主?
根据目前车主之家收到的投诉及全网的检索汇总,新3系漏冷却液问题已经呈现爆发趋势,而更重要的是,目前还不能排除冷却液会渗漏至发动机里,造成更大的损坏。以及维修过后,是否有后遗症,还会不会再次漏液等问题。
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宝马官方的任何回应。对于宝马这样的一线豪华品牌,本应提供品质有保证值得信赖的产品,但却一直在漏机油漏冷却液等问题上原地踏步,给车主用车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车主之家也会持续对该事件进展进行关注。如果您也碰到汽车质量问题,可以进入车主之家投诉频道投诉。
车主科普时间:冷却液有多重要?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由散热器、软管、水泵、电子扇、节温器、副水壶、缸体和缸盖中的冷却水套及其附属装置等组成。
通常冷却液在冷却系统内的循环流动路线有两条,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大循环”和“小循环”。
简单来说,小循环就是冷却液只在发动机内部的水道进行循环,大循环则是冷却液循环过程中要经过发动机外部的散热器,也就是水箱。
冷却液具有保护发动机冷却系统免遭锈蚀和腐蚀,能有效抑制水垢形成,防止水箱过热,减少冷却液蒸发,为水泵节温器及其它部件提供润滑作用。同对精确控制发动机温度,提升发动机性能和燃油利用率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奥迪烧机油和宝马漏油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
广泛出现的奥迪烧机油、宝马烧机油、奔驰烧机油等现象让众多车主开起车来胆颤心惊,然而,在汽车厂家和4S店,却非常难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甚至还出现了“不烧机油就不是奥迪”等无奈的调侃。
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了“烧机油”呢?元凶是谁?想必是饱受烧机油困扰车主很想知道的问题,现在就让我们来抽茧剥丝,为您揭晓。
烧机油与汽车的制造质量、发动机设计关系不大
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反映烧机油的车都是著名品牌旗下的著名车系,包括保时捷旗下的卡宴、奔驰旗下的SUV、宝马旗下的众多车系、奥迪全系列车型,大众旗下的途观等等高端车型……不胜枚举。
这让人很疑惑:这些著名的高档车,为什么整整齐齐地出现了这么严重的“质量问题”?他们在美国、在欧洲也这样烧机油吗?他们的制造质量都真的有问题吗?答案是显然的:在欧美基本见不到烧机油的现象。
在美国、在欧洲以汽车为主要的生活工具,法律对消费者保护很完善,对严重质量问题的处罚很严厉,同时,人工维修费用昂贵,如果出现了在国内这样的群体烧机油现象,对于一个品牌来说将是毁灭性的。因此,汽车厂家的制造质量没有问题,广泛烧机油一定别有原因。
欧洲、美国与中国汽油品质有差异
众所周知,欧洲、美国的汽油品质与中国的汽油品质有较大差异,甚至在标号上都有差别,例如美国的汽油标号大约与中国差6号左右。美国常见三种汽油标号:87、89、93号,换算成中国标号则相当于93、95、99号。
同时,中国汽油与欧洲、美国汽油品质的差异主要表现:一是含硫量超标;二是烃含量高。汽油的硫含量超标,硫及硫化物会对金属产生强烈的腐蚀作用,不仅会加速汽油机报废,造成三元催化转化器中毒,其排放尾气还会污染大气。
而汽油中的烯烃(尤其是二烯烃)的热稳定性与抗氧化性差,容易在喷油嘴、燃烧室、进气阀处发生氧化缩合反应、生成胶质和树脂状污垢,并会吸附周围颗粒物质,在长期的高温作用下,这些粘稠油垢会逐渐变硬,成为积碳,引发一系列汽车问题。
燃烧室的积碳会沉积在活塞的凹槽内,导致活塞环粘在一起,这样导致活塞环无法完全密封,“黏住”的活塞环大大降低了刮油密封能力,另外,油泥也会堵塞回油孔,机油无法正常回流,导致机油消耗量的增加。积碳还会加剧活塞与气缸壁之间的磨损,造成间隙过大,导致机油进入燃烧室。
燃烧不完全的燃油在高压情况下,也会穿过活塞环进入曲轴箱而污染机油,造成机油稀释,影响机油的品质,造成发动机更大磨损,加剧烧机油。
欧洲机油标准远高于中国
欧洲的标准,机油当中必须有22%的添加剂,其中的添加剂的含量如下:典型的多级机油—78%的基础油、10%的粘度改进剂、3%的洗涤剂、5%的分散剂、1%的磨损保护、3%的其他成分;而国内的机油添加剂的含量最多不超过15%,甚至更少。
机油品质差,不仅不能将发动机工作时吸入空气中的灰尘和燃烧后形成的积碳清洗掉,而且自身氧化形成的胶质和其他杂质结合会导致更多积碳的生成。这些积碳沉积在活塞内,影响活塞环向外的弹性张力,造成缸压衰退;如果沉积在发动机内,则会造成润滑不良,磨损加剧,油耗增大,功率下降,严重时还会堵塞油道,造成拉缸等后果。
大量国外品牌的汽车都在国外的汽油和机油品质基础上设计的,但到了中国,遇到这样的油品,水土不服也就不难理解了,再加上中国经常走走停停的拥堵路况,“中国特色”的群体烧机油现象也再说难免了。
因此,购买新车后,应定期使用高品质的燃油添加剂和机油添加剂,比如德国玛蒂等品牌,都是可以的,可以很好地预防烧机油问题的发生。当然,如果真的烧机油了,最好选择免大修解决烧机油的方案,这是最省心省力,最具性价比的方案。
奥迪烧机油曾经是普遍现象,现在已经改善了,很少有烧机油的;宝马漏油是普遍现象,以前漏,现在也漏,但也改善了许多!
奥迪车烧机油这个问题是个普遍现象,其实大众集团旗下的品牌都有这个问题,机油消耗量太大,不过随着大众对发动机的油气分离器设计做出改进,近些年生产的车型发动机机油的消耗量要低很多了,没有老款发动机机油消耗量那么大了。
奥迪之前的确烧机油很普遍,但现在新技术的运用,发动机也更新了好几代,已经明显改善了!可以放心购买!
而宝马的漏油问题事实上也不是单单只有宝马,德系车都有这个问题,德系车的发动机橡胶件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都会有老化变硬的问题,所以密封性就会降低出现发动机变速箱渗油的现象,这个在年头长点的德系车上都能看到,没有漏油那么夸张只是渗油而已,不影响使用就是有点难看。
奥迪和宝马的油底壳、气门室盖、机油格座等都是比较容易渗油的,三年渗油率挺高的。特别是EA888发动机渗油多的很!所以普遍现象多,不渗油的少数,三年左右渗油率高。
不过现在新的宝马已经改善了许多,但还是存在不少这样的情况,喜欢宝马也得接受它的这个缺点吧!
今天的讨论已经涵盖了“为什么宝马漏机油还那么受欢迎”的各个方面。我希望您能够从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讨论,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