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帆汽车现在什么情况_力帆汽车现在怎么样了
今天,我将与大家共同探讨力帆汽车现在什么情况的今日更新,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1.重庆力帆集团现状
2.力帆汽车是衰败了吗,为何现在大街上都几乎看不到了?
3.力帆的汽车怎么样
4.力帆迈威为什么停售
5.力帆汽车公司现状怎么样?
6.全靠摩托车“输血”,力帆汽车还有重生的希望吗?
重庆力帆集团现状
重庆力帆集团是一家中国的大型企业集团,主要从事汽车、摩托车、通机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然而,近年来,力帆集团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力帆集团成立于1992年,最初主要从事摩托车和发动机的生产。2006年,集团开始进军汽车行业,推出了自有品牌的轿车和SUV。然而,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自身产品竞争力不足等原因,力帆汽车的销量一直未能达到预期。
近年来,力帆集团面临着以下一些问题:
1.财务困境:由于汽车业务的低迷,力帆集团的财务状况受到了严重影响。2019年,集团负债总额超过200亿元人民币,面临严重的债务压力。
2.经营困难:力帆汽车销量持续下滑,导致集团经营面临困难。2019年,力帆汽车销量仅为2.2万辆,同比下降72.8%。
3.质量问题:力帆汽车在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方面存在问题,导致消费者满意度较低,影响了品牌形象和口碑。
4.产业转型:面对汽车行业的变革和竞争,力帆集团需要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力帆集团仍在努力寻求解决方案。2018年,集团成立了力帆新能源公司,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此外,力帆集团还与多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
总的来说,重庆力帆集团目前面临着较为严峻的财务困境和经营压力。然而,集团仍在积极寻求转型和发展,试图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寻求新的机遇。未来,力帆集团的发展仍有待观察。
力帆汽车是衰败了吗,为何现在大街上都几乎看不到了?
吉利的入主或将给力帆带来更多想象。文丨杜巧梅
在8月21日被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产重整仅4个月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破产重整即将迎来终局。
12月21日晚间,*ST力帆(601777)发布了《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股东权益变动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更的提示性公告》。
《公告》指出,因执行《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整计划(草案)之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股份”)控股股东由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控股”)变更为重庆满江红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满江红基金”),重庆满江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满江红公司”)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公告显示,本次重整通过资本公积金转增股票的方式来实现股权变更,权益变更完成后,满江红基金、产业投资人将分别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9.99%、20%。而原控股股东力帆控股的持股比例由约47.08%下降至约13.75%。
而随着控股股东变更完成,*ST力帆(601777)在12月22日停牌一天后,在23日开盘后股价一度触及涨停,截至智库君发稿,报5.22元,涨幅超5%。
力帆易主
事实上,早在12月1日重庆五中院裁定批准的力帆股份重整计划,就已确定满江红基金、产业投资人作为《重整计划》规定的参与公司重整投资的实施主体参与力帆股份重整。
而《公告》指出,根据满江红基金合伙协议的约定,满江红公司为满江红基金的唯一普通合伙人和执行事务合伙人,负责执行合伙事务和对外代表满江红基金,满江红基金的投资及其他事务、管理和处置合伙企业的资产、行使作为被投资企业的股东或相关权益人所享有的权利、聘用第三方向合伙企业提供服务、以及对外签署、交付和履行协议或其他有约束力的文件均由唯一的普通合伙人及执行事务合伙人决定或需经其同意。
因此,满江红企业管理作为普通合伙人和执行事务合伙人,根据《合伙企业法》和合伙协议的约定,能够对作为投资型企业的满江红基金的重大经营、财务事项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满江红公司对满江红基金拥有实际控制权。
而控股股东和实控人的变更也意味着重庆两江管委会和吉利正式成为力帆股份的实控人。
事实上,早在力帆控股向法院申请司法重整之前,其意向投资人便已大致确定了。启信宝显示,重庆满江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8月6日,其中,重庆两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股51%,吉利迈捷投资有限公司持股49%。彼时力帆汽车尚未确认意向重整投资人;12月14日,满江红基金注册成立。
尽管力帆与吉利方面均回应“一切以公告为准”,但业内猜测,吉利或成为力帆股份背后的实际控制人。
结合*ST力帆此前发布的公告,在此次重整中,吉利可谓以双重身份投资力帆。
首先,满江红基金向力帆股份提供资金。而满江红基金的普通合伙人满江红公司,背后大股东就是吉利迈捷投资有限公司,占股49%。
其次,吉利迈捷的母公司吉利控股集团还作为产业投资人参与力帆重整。而产业投资人则是由吉利迈捷、吉利科技、或吉利迈捷/吉利科技持股比例达70%以上的绝对控股的公司组成。
吉利入主的更多想象
根据《公告》,在对力帆股份的重整中,满江红基金通过力帆股份重整出资人权益调整程序有条件受让资本公积金转增股票,并向力帆股份提供资金。
而产业投资人通过力帆股份重整出资人权益调整程序有条件受让资本公积金转增股票,并向力帆提供优质产业资源、与力帆股份签署关于换电型纯电动多用途乘用车的授权协议和有关基地代加工业务的转移协议或其他代加工业务协议、推动力帆股份履行相关售后维保责任和加快推进力帆股份汽车与摩通产业转型升级。
值得关注的是,力帆股份在12月1日公布的《重整计划》中曾提及“产业投资人将向力帆股份提供优质产业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将力帆股份打造为吉利科技集团换电车型制造业务唯一的上市平台,并择机将中高端智能网联换电业务注入,通过资产重组导入换电新能源汽车生产、汽车与摩通产业整合机遇、产业技术支撑等。”
同时,力帆股份在11月9日发布的公告中明确指出吉利迈捷/吉利科技集团与力帆股份签署了关于换电型纯电动多用途乘用车的授权协议(该车型已获工信部334?批次目录〔产品公告型号:JWT6470SEV01〕),以及有关基地代加工业务的转移协议或其他代加工业务协议,以支持保障前款换电型纯电动多用途乘用车产能。
而有接近力帆的人士曾透露,力帆汽车在11月16日召开的2020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上表示:“一旦完成重整工作,首先将量产吉利科技集团旗下换电型电动MPV‘枫叶80V’。”
业内猜测,随着换电模式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和鼓励,此番参与力帆重整,也是吉利在换电领域的重要布局。
事实上,今年以来,吉利在已经在换电站建设方面先行布局。
继今年9月16日在重庆亮相吉利首个换电站之后,吉利计划与当地有关部门合作,推进换电站的铺设。
日前,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重庆高速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将在重庆高速公路的青杠,围龙,珞璜,静观,大路5个服务区建设换电示范站。
按照吉利科技集团此前的规划,换电模式将率先落地重庆两江新区,今年计划将在重庆建设完成35座换电站。2021年,扩充至100座换电站;2023年,计划落成200余座换电站。未来,吉利科技将以重庆为中心,同步向浙江、山东等全国各地辐射布局,涵盖全国范围内各大城市、省际、高速路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力帆的汽车怎么样
力帆汽车不仅仅是衰败了,力帆汽车其实是破产了。并且在之前的力帆汽车质量比较差,所以耐用性不怎么好,随着力帆厂家的倒闭,没有新车的推出,在大街上越来越难以看到力帆汽车的身影。早在很多年前,力帆就已经走进了困境。作为非一线的自主品牌,力帆的处境非常艰难。即使在于中国市场转暖的大环境下,它仍然没有度过寒冬,黯然的宣布了破产。
其实以前力帆也算是中国民族车系的一员上将,在国内的汽车消费市场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并且力帆相对于其他的车企有的很好的优势,那就是力帆摩托的地位在中国非常的高。依托着力帆汽车所创下的良好口碑进入汽车市场,它的市场前景本来是非常好的。而力帆也没有令人失望,他在进入汽车市场后,迅速崛起。但据了比较大的市场份额。不过力帆却没有抓住很好的市场转型期。因为作为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它的技术储备比较薄弱,没有先进的技术。而国外的合资品牌都选择和中国比较强的国企进行了合作,一些合资品牌进入中国后迅速占领了本来属于力帆的市场份额。
而力帆还是走着自己原来购买旧平台进行改良的老思路,嗯,没有进行人才储备和技术改良。所以它的破产也在理所当然之中。
力帆的破产也给中国的其他自主品牌车企敲响了警钟。纵观现在的我国自主品牌,混的比较好的企业都有着自己先进的技术。比如吉利汽车在收购沃尔沃后,将沃尔沃的技术放在了吉利的车上,并且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欢迎,成为了我国民营的第一大车企。而比亚迪汽车则另辟蹊径,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成为了无可争议的老大。
所以说自主品牌想要发展还是要在技术上下功夫。
力帆迈威为什么停售
力帆汽车,自1996年成立以来,已经成为中国本土汽车品牌的基石。它凭借出色的性能,优质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售后服务,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力帆汽车也在不断更新自身,推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充分展示出中国品牌的实力。1、力帆汽车的性能
力帆汽车的性能非常出色,它采用了先进的技术,不仅可以提供良好的动力,而且还可以保证出色的操控性能和舒适性。此外,力帆汽车还配备了先进的安全系统,可以有效预防和减轻汽车事故的发生。
2、力帆汽车的产品质量
力帆汽车拥有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其产品均经过严格的检验,从细节到大型部件,都精心把关,坚持以“安全、品质、舒适、经济”为开发理念,以“高品质、高性能、高安全”为品质目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力帆汽车的售后服务
力帆汽车拥有一支技术力量雄厚的售后服务团队,拥有一定的维修技能和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全面的售后服务,让消费者放心使用。
4、力帆汽车的技术创新
力帆汽车不断探索新技术,不断创新,致力于提高用户体验。目前,它已经开发出一系列全新的技术,如智能技术、连接技术和新能源技术,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5、力帆汽车的品牌形象
力帆汽车的品牌形象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认可,它以“安全、品质、舒适”为口号,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力帆汽车还不断推出新产品,完善品牌形象,打造专属于力帆汽车的品牌文化。
力帆汽车公司现状怎么样?
1、力帆迈威停售的原因是由于力帆汽车公司的资金链紧张,导致其无法维持生产和销售的正常运转。
2、力帆迈威的设计和品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消费者的投诉和退货率较高,这也是力帆汽车公司决定停售的原因之一。
全靠摩托车“输血”,力帆汽车还有重生的希望吗?
负债累累的力帆又遭经销商维权,连年亏损的力帆卖产业、质押股权却难翻身。来自全国的30余家力帆汽车经销商代表聚集在重庆力帆中心总部门前,身上穿着印有“力帆还钱”的T恤,向力帆总部维权,现场并未出现冲突。在力帆经销商致厂家的维权函中,经销商表示由于厂家的原因,导致经销商连年亏损,最严重的时候每年亏损200万元。
据授权经销商表示,自2019年3月起,力帆已无车可发,且不退款;给非授权经销商的批售价远低于给授权经销商供货价,造成市场混乱;产品质量低下,迈威、轩朗车型发动机、变速箱、电路返修率奇高;以各种借口拖延建店验收和拖欠支付建店补偿等。
据了解,这已经是力帆经销商一个多月以来第四次来总部维权。2021年2月,力帆开始出现给非授权经销商的批发价低于给授权经销商供货价,造成市场混乱。
力帆授权经销商拿车的价格一般在指导价的9折左右,经销商与非授权经销商之间存在很大的差价。经销商从3月开始就一直向力帆销售公司反映此事,销售公司却一直否认,推卸责任。
车型:
1、力帆320
力帆320作为一款AO级车型,主要是以年轻族群为目标受众,是力帆汽车开发的首款微轿。力帆320的车身造型借鉴了经典车型MINICooper的设计元素。前大灯造型呈现花生状,显得十分憨厚。笔直的腰线和顶线,前脸可爱的大嘴设计,以及扁平的蜂窝状进气格栅体现十足的“迷你”味。
2、力帆330
2013年10月18日,力帆330在西藏拉萨正式上市,新车提供标准型、舒适型、豪华型三款车型供消费者选择,分别售价3.98万元、4.18万元、4.48万元。搭载全新1.3L CVVT发动机,与之匹配的为5速手动变速器。力帆330搭载1.3LCVVT发动机,最大功率67Kw,最大扭矩为115 Nm,最大输出功率90马力,百公里综合油耗6.1L。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力帆汽车
从去年开始,关于“力帆倒闭”的传闻就接连不断,各种压力席卷而至,包括销量大跌、工厂停工、经销商维权,负债百亿等等。进入到2020年,受疫情影响,力帆更是难上加难,据公告显示,力帆 汽车 2月的产销量均是双0的状态。不过最近倒是少见地迎来了“利好”的消息,在 汽车 板块衰落的情况下,力帆曾经的支柱产业——摩托车有了新动静。日前力帆对外公布,自2月22日复工后,力帆摩托和通机共接到近5亿元订单。
实际上,虽然种种迹象表明,力帆倒闭破产已经注定的事了,但这背后还有另外一种声音:力帆不能倒!此前为了帮助力帆重启,重庆政府甚至成立了债委会,要求各大银行出手相救。
而力帆也在积极自救,卖球队、卖工厂、卖资质……试图断臂求生。有的观点认为,力帆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地方的就业问题,如果放任其轰然倒下,将影响到数以万计人的就业。
同时指出,一旦力帆倒下了,就会牵一发动全身,影响到其它的三四线国产品牌,例如东南、陆风、猎豹、华泰等车企。道理都懂,但疆哥想说的是,中国就没有不能倒的车企!或许有人觉得这种说法太偏激了,但咱不妨先来回顾下力帆的创业史,再来评判。
1、尹明善创举,中国摩托车大王的崛起
尹明善,力帆集团创始人,1992年在重庆闯出了名堂,一举创办了“轰达车辆配件研究所”,这就是力帆集团的前身,依靠生产摩托车及发动机发家致富,。2001年,力帆正式完成由“轰达”向“力帆”的变身。
而在1992-2001年,这9年间,力帆累计售出了184万台发动机,销售收入38亿元,在这个领域做到了全球第一,毫无疑问,当时的力帆就是国内的“摩托车大王”。
2、进军 汽车 圈,搞定生产资质和技术
伴随着城市禁摩令的颁布,摩托车利润下降、中国加入WTO等各种因素的影响,2002年的力帆寻求新的转变,进军 汽车 圈。这样的行为并不奇怪,因为在它之前,做冰箱起家的吉利,也做了同样的选择。
那么力帆想要造车,需要解决两大难题,一是拿到准生证,二是获得造车技术。2003年,力帆先是收购了重庆专用 汽车 制造厂,并将产品商标改为“力帆牌”。2005年恰逢政策风口,力帆终于成为继吉利、奇瑞、比亚迪之后,又一家被承认的自主品牌轿车生产企业。
可以造车了,那造车技术怎么办呢?力帆选择的路其实和大多数自主车企一样,那就是买和模仿。2006年,力帆第一辆轿车520正式上市,虽然销量不算好,但好歹也算打开了造车的大门。
3、模仿成瘾,在错误的道路越走越偏
抄袭、模仿、逆向研发……这些是早期国产车的通病,在中国 汽车 工业落后的当时,还是可以被理解的,但要不及时止住,就是自甘堕落了。力帆显然在错误的道路越走越偏,山寨宝马MINI的力帆320,福特S-Max版的山寨轩朗、汉兰达版的力帆X80等等。
虽然一系列的山寨产品撑起了力帆的产品线,提升了一定的销量,但是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质量问题成了硬伤,市场口碑逐步走下坡。从2014年开始,力帆开始出现亏损,慢慢陷入销量和利润双跌的困境。
后面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随着国内 汽车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力帆走向崩盘。而直至今日,力帆也没有打造出一款真正爆款的车型,或许正如有些人所说的:力帆从来就没有辉煌过。
4、中间插曲,力帆尹公子的豪车绯闻
力帆进军 汽车 圈后,还有一事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网上流传很广的,关于力帆掌门人的大少爷尹公子,江湖人称“精彩哥”。在力帆集团还在攀升期的时候,因为购买大量的豪车被媒体曝光。
虽说力帆集团兴衰和尹大公子并没有什么太直接的关系,但是很多人还是会有意无意地拿这些花边新闻来进行调侃,这其中的意味相信大家都懂。
5、自断后路,在新能源上栽了跟头
实际上,自2014年出现崩盘迹象后,力帆还是有想过“洗心革面”的。2015年,力帆就高调宣布,将借助政策的支持,布局新能源,实现弯道超车,并计划在2020年前推出20款纯电和混合动力新产品,实现新能源整车累计销售50万台。
鉴于这个时期正是新能源大潮起势之时,力帆这一招确实有让其起死回生的机会。但结果呢,2016年,由于其生产的新能源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存在骗补行为,不但被取消政策补贴,还为此断了自己重生的后路。
2017年,恰逢尹明善退位,这时候的力帆虽然有心要继续发展新能源,但也已经是无力经营了。据数据显示,去年力帆新能源销量只有3091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没有抓住。
6、地方援助+摩托车输血,力帆还有重生的希望?
前面也说到了,力帆虽然深陷困境,但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暂时避免了倒闭。而当下又传出力帆摩托车业务的回暖,这样的迹象似乎给人一种“未完待续”的希望,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实际上,力帆的摩托车业务一直在做,但早已不是当年的龙头老大了。只是由于力帆 汽车 业务的衰落,凸显了其摩托车的存在感罢了。疆哥并不怀疑力帆能靠摩托车继续生存,但想要回血给 汽车 ,那是不现实的。
同样的,鉴于力帆在 汽车 业务上已经无牌可打,政府的干预也只是短暂解决了力帆的资金缺口,并没有真正解决其背后隐藏的深层性问题。
结语:中国没有不能倒的车企!
作为最早一批进军 汽车 圈的中国企业,力帆还是有值得我们尊重的地方,因为它的加入,带动了相关 汽车 零配件和 汽车 人的兴起,一定程度加快了中国 汽车 工业的发展,亲民的价格也圆了许多国人的 汽车 梦,并迫使合资车放下身段。
曾经的力帆也是真的有机会成为像比亚迪、吉利、长城这样的国产品牌,可它偏偏没有紧随时代潮流,去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圈,更没有痛定思痛,抓住新能源的机会。如果说力帆不能倒,那么对于当下的中国 汽车 市场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悲哀。
因为这是消费者选择的结果,也是它本身的因果循环。而像力帆这样的 汽车 品牌,中国还有很多,例如众泰、东南、猎豹、野马、中华……救得完吗?在疆哥看来,我们的重点并不是放在替它们感到惋惜上,而是要把更多的资源聚集那些在 “优胜劣汰”中生存下来的车企身上,因为它们,才是国产车能否真正崛起的关键!
好了,关于“力帆汽车现在什么情况”的讨论到此结束。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力帆汽车现在什么情况”,并从我的解答中获得一些启示。